那些年一起玩過的游戲
■本期執行 賴小玲
摔紙炮、遷鐵罐、頂肚臍、拾石子、蹬包袱、猜煙殼、自制彈弓……這些游戲你知道的有幾個?
近日,一個別開生面的展覽——“‘印記閩南——拾舊憶’徐建水民俗繪畫主題展”在通政巷蘇廷玉故居展出,該展覽以閩南文化、習俗、技藝、游藝等為主題,通過繪畫作品、場景搭建和互動游戲,為參觀者開啟閩南時光穿越與懷舊之旅?,F場的微縮景觀模型,通過栩栩如生的精致雕塑,“再現”了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一些閩南生活場景,讓人倍感親切。尤其是場景里呈現的那個年代的兒童游戲,如前面所說的,更是勾起人們的種種溫馨回憶。
“當時,我們童年的玩具就是隨手拈來的石頭、瓦片、紙片等等。雖然看起來簡單,但玩起來卻樂趣無窮,而且好多游戲是需要動手能力以及團隊精神的,只可惜時移俗易,現在的孩子都不玩也不會玩這些游戲了,那些游戲都只能存留在我們的記憶深處了?!?/p>
展覽現場,還設有跳格子等互動游戲,大家可以“現學現用”。
摔紙炮
頂肚子
讓久遠的記憶鮮活起來
徐建水先生今年62歲。他自幼癡迷于畫畫,在校時曾參加美術興趣小組,但沒經過科班學習,全靠自己的臨摹和摸索。近幾年,他和朋友們在談笑間經常憶起一些童年趣事,感慨萬千,于是便開始用畫筆把腦海中兒時的記憶描繪在紙上,把那些親身經歷過、感受到的或是聽來的民俗文化、民間趣事,每日一點一點地記錄下來。
騎馬打斗、喂蝸牛、逮麻雀、“遷鐵罐”、串貝殼……爺爺奶奶的童年雖已久遠,但在徐建水的筆下鮮活了起來。
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房一舍、一牛一羊……那些微小生活本身的魅力讓人無法抗拒,它讓人們確信——一切真的就是這樣“活生生”地存在于世間;也是真的與這世界擁有這么多渺小卻生動的“連接”。時光滲透進了薄紙,意趣暗藏在一切事物間。
玩燒鍋做飯游戲
讓情感穿越到過去
展覽中最搶人眼球的應該是他“蓋”的一座紅磚古厝。古厝里的許多雕塑人偶,“還原”了過去的生活場景。
他說靈感來源于童年的記憶?!澳憧催@兩人在屋前蕩秋千,這兩人在玩蹺蹺板,屋后這個人在掏鳥窩,這個人在大樹旁邊拉臭臭,還讓人幫忙站崗放哨……”整個作品非常逼真,讓人如臨其中。
而現場的童玩場景,設有跳格子、遷鐵罐、豬仔恰等互動游戲,可以讓觀展的小朋友們“現學現用”,體驗老一輩的快樂時光,同時也讓親子家庭在互動體驗中增進情感。
“我們都曾經是那個少年,你愛談天我愛笑……”徐建水感慨地表示,那個年代沒有眼花繚亂的電子產品,快樂那么簡單和純粹。
策展人上官志鵬表示,他看到這些東西時淚流滿面,因為這些會讓他想起生命中的許多親人和朋友,讓他懷念和他們在一起的日子。
蕩秋千
彈弓打鳥
讓美好延續傳承下去
作為土生土長的閩南人,徐建水先生在閩南僑鄉這片歷史文化積淀豐厚的熱土上,長期受熏陶、耳濡目染、厚積薄發。
“那個時代下的生活,就像夏天的柑橘樹,掛著青皮的果,苦是一定的,但甜也有?!遍}南這片土壤賜予了徐建水先生珍貴的記憶,他也用自己的熱愛,回饋這片土地的恩賜。
“創作的故事都是那個時代背景下閩南這片土壤上的真人真事,大都是我自己的親身經歷和耳聞目睹的身邊事。而故事主人翁自然就是我自己和身邊的人了。有時候會用代稱或化名,比如‘大叔系列故事’里的大叔是我的父親,‘村嫂系列故事’里的村嫂是我的妻子,‘老厝媽’是兒時鄰居老奶奶,而‘馬良’有時候是我自己有時候是兒時的同伴?!毙旖ㄋ壬榻B作品時動情萬分。作品里記錄的都是他的青春歲月和他對過去的家鄉的點點滴滴回憶,他希望年輕人能傳承傳統一些美好的東西,也能懂得珍惜如今美好的生活。
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至3月14日,有興趣的市民可前往,悉數那些如萬花筒般的記錄,一起憶苦思甜,一起珍惜當下。
部分游戲玩法
跳格子
在平坦場地上畫一個由各種形狀(如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等)組成“格子”的圖形,準備“子”也就是“石頭或沙包”一個(最好每人一個)。參與者猜拳,獲勝者先拿石頭按順序扔,每次扔一格,跳過有石頭格子再往前跳,回來再撿起石頭跳過格子,不得越格、不得壓線,犯規的可在下一輪繼續進行,到時從犯規那格開始往下跳。后來延伸出許多創新玩法,如每次跳一格,將“子”往前踢,踢出線或越格的則換對方玩。
斗雞
“斗雞”
兩人或多人均可。每人架起一條腿,膝蓋前屈,用一只手抓住腳踝,用另一條腿支撐全身重量,跳躍前進,用前屈的膝蓋去頂撞對方。被撞倒或抓住腳踝的手松下來,腳落地者為輸。多人參與時,被擊敗人數多的一方為敗,另一方為勝。
玩水槍
玩水槍
把小竹筒砍成一小節,一頭空,另一頭封閉,然后用釘子在封閉的那頭鑿一個小孔,放入一根光滑且能穿入竹筒的木棍,在木棍的一頭綁上紗布,綁扎結實。這和現在孩子玩的塑料水槍原理相同,那時候的孩子們果然都是“智慧擔當”!
拾石子
最好是找那種白色的小石子,把比較尖的棱角磨光,大小則根據自己的手掌來決定。將5顆石子(或更多)在桌面上或地板上丟開,拿起其中一顆向上拋,趁上拋的石子未落下前,抓起地上的第二顆石子,再接住向上拋的石子。如果拋起的石子沒接住,或者桌面上的石子沒抓起或沒抓夠數量,又或者抓石子的時候手碰動了桌子上的其他石子就結束游戲,該對方開始。游戲結束后,誰贏得的石子多誰就勝利。
①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網原創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泉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泉州網歡迎各兄弟網站開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泉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被轉載網站、媒體、當事人若認為有侵權之處請來電告知,我們將及時處理。
③ 由于網絡的特殊性無法及時確認稿件作者并與作者取得聯系。為了保護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及時準確地向權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費,請本網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權人直接與本網站聯系,商洽稿費支付事宜。對于使用時未及核實的權利人,可以向本網站提交權利人身份證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網站發布的擁有完全版權的稿件,也請直接與本網站接洽。聯系電話:22500260,22500194。 聯系郵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