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網3月14日訊 (記者 張沼婢)為防控疫情,泉州近日加大對相關人員的核酸檢測力度,且面向社會公示了檢測機構名單。那么,核酸檢測有哪些注意事項?讓我們看疾控專家怎么說。
核酸檢測為什么要48小時以內
據有關專家介紹,新冠病毒肺炎的潛伏期為1—14天,最晚3—7天,發病前1—2天和5天的感染率都比較高。同時,暴露于被該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引起感染。
所以,感染新冠病毒的途徑也決定了48小時核酸檢測的必要性。專家表示,這種新型冠狀病毒可通過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被污染的物品也會造成感染。由于空氣質量較差,暴露于高濃度氣溶膠長期暴露有可能造成氣溶膠擴散。換句話說,近距離接觸已證實的人的噴嚏,說話時的飛沫或呼出的氣體可能導致病毒繼續傳播;或被診斷者的噴嚏,咳痰,說話的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被別人吸入后也會造成感染;另外,如果飛沫沉積在物品表面,他們也能直接接觸受污染的手,然后接觸到口、鼻和眼粘膜,例如眼睛摩擦,導致感染和傳播。
核酸檢測采樣的時候 不能玩手機?
區域核酸檢測,排隊時請一定守好“一米線”,保持安全距離耐心排隊等待。為避免飛沫傳播風險,請全程佩戴口罩,避免聚集和相互交談。
倡議在核酸檢測現場不要玩手機:
一方面玩手機有接觸傳播風險,擺弄手機的時候手機暴露在不確定的空氣環境中,容易把乘機而入的“不速之客”揣回兜里帶回家,造成二次接觸傳播;一方面因為核酸采集需要上傳大量數據信息,在核酸檢測現場發視頻、玩網游等,可能會造成網絡擁堵,容易造成信息登記人員的手機錄入卡死,降低采集效率。
為什么要進行多輪核酸檢測?
首先,檢測結果與排毒水平有關。從感染到排毒,是一個過程。排毒水平、排毒時間和檢測時間決定了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單次的核酸檢測是整個過程當之中的一個時間節點。如果在這個時間節點沒有排毒,或者排毒水平較低,就可能檢測不到,也就找不出潛在的感染者。隨著時間的推移,病毒在體內的復制還會繼續增加,排毒水平還會加強,就可能變成一個陽性的感染者,在社會上就存在傳播的風險,這也是做多輪檢測的原因。盡可能早地發現感染者,在其還沒有造成社會傳播之前,或者在傳播范圍很小的時候,及時將其發現并予以控制,阻斷疾病的進一步傳播。
其次,目前的檢測還不能一次性做到完全準確,采樣的部位、采樣時咽拭子和咽部接觸的時間、深度對采樣檢測的準確性都有影響。若僅開展少數幾輪核酸檢測,很難確保能夠精準地找出每一個應該找到的感染者,這也是開展多輪核酸檢測的原因。
總之,通過多輪核酸檢測排查,也是希望盡快、盡早地控制住疫情,所以希望大家盡量配合,主動參加檢測,自覺遵守秩序。
核酸檢測時,口罩這樣戴
市民朋友在接到核酸采樣通知下樓、出門前就要戴好口罩,尤其注意雙手需按壓口罩上端鼻梁處的金屬條,使口罩上端與面部緊密貼合。當口罩出現臟污、變形、損壞、異味時需及時更換,建議市民可隨身攜帶備用口罩,以備不時之需。在進行采樣時,為避免口罩造成污染,應將口罩取下,折疊裝在塑料袋里或是放入口袋中,也可短暫摘下折疊拿手上,采樣完后迅速戴上。有條件時,在采樣結束后及時更換備用口罩,將廢棄口罩投入指定的醫用垃圾袋。
①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網原創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泉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泉州網歡迎各兄弟網站開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泉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被轉載網站、媒體、當事人若認為有侵權之處請來電告知,我們將及時處理。
③ 由于網絡的特殊性無法及時確認稿件作者并與作者取得聯系。為了保護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及時準確地向權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費,請本網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權人直接與本網站聯系,商洽稿費支付事宜。對于使用時未及核實的權利人,可以向本網站提交權利人身份證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網站發布的擁有完全版權的稿件,也請直接與本網站接洽。聯系電話:22500260,22500194。 聯系郵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