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融入新發展格局 擁抱“海絲名城”新未來
泉州網3月23日訊(記者 陳凌鷺)“今后‘泉州制造’在家門口就能搭乘國際班列走向世界了!”這樣的便利,來自今年1月18日開通的泉州—莫斯科中歐班列。不到20天,50個集裝箱、445.69噸貨物從泉州運抵莫斯科,時間比海運縮短六成,費用節省三成。
“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展現更大作為”,去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殷殷囑托,激勵著泉州以更寬廣的視野謀劃開放發展新思路。一年來,泉州積極融入全球產業鏈、價值鏈和創新鏈,打造全球消費品集采中心,努力構建雙循環重要節點重要通道,21世紀“海絲名城”建設行穩致遠。
新業態新模式
全球消費品集采中心崛起
泉州制造業大盤中,民生消費品制造產業發達,生產的紡織服裝、食品、鞋業、水暖衛浴、生活用紙等民生用品行銷全國。有了民生消費品生產基地這樣的底氣,泉州進一步用好“市場采購+跨境電商+外綜服”政策試點,創新貿易模式,暢通國際物流通道,加快融入雙循環新格局。
最近,石獅迪派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每周都要安排三至五個貨柜出口,為海外華僑采購商供應糖果、飲料、糕點、食用植物油等。
公司負責人歐陽萌芽表示:“這些商品在海外商超和餐飲場所很受歡迎,月初,我們剛向菲律賓的客戶發了一批以市場采購方式申報出關的預包裝食品?!?/p>
國家級市場采購貿易試點疊加市場采購預包裝食品出口試點政策,打通了食品出口新通道,讓泉州食品生產企業、外貿企業受益,帶動更多閩貨“出山”“出?!?。
三明清流縣便嘗到了甜頭——該縣企業生產的豆腐皮、面線等價值19.43萬元的產品,通過這一貿易新渠道順利銷往海外市場,實現了當地農副產品出口零的突破。
如今,來自全國各地的200多家企業、600多家店鋪入駐石獅國際食品城,將豐富的中國味道帶到全球。今年前兩月,石獅預包裝食品出口200批、貨值989.4萬美元,同比增長135.29%和172.46%。
數據顯示,兩個國家級市場采購貿易試點所在的石獅、晉江兩地,去年市場采購貿易出口459億元,增長49.3%,帶動全市出口突破2000億元、增長35.4%。
除了“市場采購”,跨境電商、外貿綜合服務、海外倉等新業態新模式,也給泉州外貿帶來了喜人效益。
去年,泉州進出口規模首次突破2600億元大關,進出口增速在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中排名第一;在8個國家和地區建設了17個海外倉,涵蓋歐美及菲律賓泰國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服務企業超500家;晉江陸地港已建成國內第二大陸地港,成為全國口岸服務功能最齊全的跨境電商平臺,東??缇畴娚躺鷳B圈片區2.8平方公里范圍內已集聚1500多家跨境電商企業,年交易規模超100億元。
新平臺新模式
僑資僑力僑智廣泛注入
分布在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950多萬泉籍華僑華人,是泉州最大的特色和優勢。發揮僑鄉優勢,推動僑資僑智成為經貿合作、融通內外的橋梁紐帶,泉州從多方發力。
為便利海外華僑華人追本溯源、尋根謁祖,去年4月,南洋華裔族群尋根謁祖綜合服務平臺上線試運行。目前,平臺已征集掃描完成近9000冊族譜涉及百余姓氏,通過“一鍵尋根”,幫助50多位僑胞和港澳臺同胞找到了家鄉的親人。今年3月召開的全國兩會上,福建代表團以全團名義提交建議,建議把該平臺升級為全國性平臺。今后,平臺將進一步完善架構和功能設置,按“公益+商業”模式進行市場化拓展、云服務拓展,便利華人華僑回鄉懇親、投資興業。
泉州還聯合華僑華人譜寫互利共贏新章。乘著RCEP東風,去年年底我市上線全省首個面向全球華僑華人的跨境電商平臺“僑易邦”,依托石獅東南亞集散采購中心,從基礎電商采集上架、采購、海內外倉儲到商品履單服務、電商精細化運營及孵化等,為全球化華裔青年提供跨境電商全鏈條“一站式”服務。目前,已入駐1500家品牌廠家,上線產品鏈接73000個,對接優質物流服務商12家,吸引了來自全球23個國家的采購商、賣家用戶。
舉辦“親情中華·為你講故事”尋根之旅海外華裔青少年網上夏(冬)令營、海外泉籍僑胞精英故鄉行等活動,加強與華人新生代的聯絡聯誼;開展親情中華·海外華裔青年(小語種國家)等跨境電商培訓,助力更多海外華裔青年、華僑華人企業、創業者在家門口做國際生意……更廣領域,以僑為“橋”,廣大華僑華人和泉籍鄉親來到泉州、留在泉州、“創”在泉州。
促變革優環境
以開放包容姿態共享機遇共創未來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優質營商環境。去年以來,泉州大力營造優質營商環境,致力以刀刃向內的自我變革,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展現更大作為。
2021年新春,泉州馬上部署開展營商環境提升年,實施自由裁量權規范、智慧政務、流程再造、工程建設審批、執法監管、市場減負增效、城市環境優化、營商環境創標八大攻堅行動。啟幕泉州市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成立17個工作專班,在127項攻堅任務里破障礙、去煩苛、筑坦途,力爭到2023年,進入全國營商環境標桿城市,企業對泉州營商環境滿意度達到95%以上。
一個個可喜的變化自此衍生:推行首次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行政處罰,為各類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企業、新業態企業營造更加寬松的制度環境;國有建設用地公開出讓項目“交地即交證”、工業投資項目“拿地即開工”先后上線,項目落地建設實現加速度;啟動運行惠企政策線上直達兌現平臺,發布惠企政策354項,截至目前,共914家企業進行線上申報,兌現審核獎補總資金達1.038億元,兌現流程比線下壓縮50%以上;泉州創新實踐案例《服務企業零距離、服務項目零收費》成為央視發布的2021城市營商環境創新案例。
“把泉州人濃濃的人情味,轉化成厚厚的競爭力?!薄ツ?0月9日,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的這一設想,進一步加快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打響“馬上就辦、泉心泉意”政務品牌。
9天后,一場覆蓋全市行政審批部門的“局長走流程”專項活動全面啟動,各縣(市、區)、泉州開發區、泉州臺商投資區366個部門的“一把手”以普通辦事人或陪辦人身份,線上、線下全程體驗各項審批服務辦事流程,首批解決行政審批難點堵點痛點問題554個,壓縮779個工作日,壓縮145個環節,壓縮材料269份。
今年,營商環境建設又有了新目標:泉州市民營經濟發展大會明確提出,構建市場化法治化便利化國際化營商環境,讓人才安居樂業、企業安心創業?!皬姰a業、興城市”雙輪驅動動員大會和“抓開放招商促項目落地”專項行動也提出打造“落得下、發展好”的營商環境,牢固樹立“人人都是服務主體、人人都是營商環境”的意識等要求。下一步,我市將繼續打通行政審批便捷直達落地“最先一公里”、解決企業辦事痛點堵點“中間一公里”、政策服務企業“最后一公里”,推出更多原創性、創新性、差異化的改革實踐,打造公平公正透明可預期的法治環境、高效便捷的政務環境、誠實守信的人文環境、宜居宜業的生態環境。
①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網原創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泉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泉州網歡迎各兄弟網站開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泉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被轉載網站、媒體、當事人若認為有侵權之處請來電告知,我們將及時處理。
③ 由于網絡的特殊性無法及時確認稿件作者并與作者取得聯系。為了保護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及時準確地向權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費,請本網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權人直接與本網站聯系,商洽稿費支付事宜。對于使用時未及核實的權利人,可以向本網站提交權利人身份證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網站發布的擁有完全版權的稿件,也請直接與本網站接洽。聯系電話:22500260,22500194。 聯系郵箱:qzw@qzwb.com。